由于高集成电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电子产品体积越来越小,使得对承载各种线路基板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多层板层数和通孔孔径,还是布线宽度和线距都趋向于微细化,对其制作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有进一步向更细微化和薄层化发展趋势。可靠性要求也相应提高。特别是防短路或断路,已经是一个重要课题。 在发生短路故障原因中,一个以往就有人注意到而未能引起重视因素,在电子产品小型化现在开始引起人们重视。这就是金属在一定条件下离子化并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而导致短路。本文拟介绍有关这方面研究进展,以供电子电镀界同仁们参考。使离子迁移并成为影响绝缘性能因素有印刷线路板材质及加工工艺,也和结构设计和使用环境有关。影响线路板可靠性因素与所使用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因素还是基板材质质量。尤其是某些潜在因素,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并成为诱导因素时,就会加速潜在因素向临界状态转变,最终导致故障。 导致线路板故障温度诱因有:元器件工作发热;连接不牢或虚焊导致欧姆热;不正常放电造成短路;元件损坏引起高温等。产生潮湿诱因有:空气潮湿;环境潮湿;意外潮湿等。 还有一个物理化学诱因,就是尘埃、化学品残留物、以及金属离子化并在电场作用下迁移而导致短路故障。这种离子迁移故障在线路板日趋小型化和细微化情况下,已经成为不可忽视因素。 从基材内在因素来看,决定基板材质有:高频特性、耐热性、耐湿性、尺寸精度、加工性能、机械强度、表面平整度、绝缘性、热传导性等。这些性能还和时间和温度有密切关系,也就是抗老化性能。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可以合格基板,在长时间和高潮湿条件下,所有指标都会劣化。而高温和高湿是与产品所处环境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