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射频识别系统由两部份组成:读/写单元和电子收发器。阅读器透过天线发出电磁脉冲,收发器接收这些脉冲并发送已储存信息到阅读器作为响应。实际上,这就是对内存数据进行非接触读、写或删除处理。从技术上来说,‘智能标签’包含了包括具有RFID射频部份和一个超薄天线环路RFID芯片RFID电路,这个天线与一个塑料薄片一起嵌入到标签内。通常,在这个标签上还黏一个纸卷标,在纸卷标上可以清晰地印上一些重要信息。与像条形码或磁条等其它ID技术相比较而言,收发器技术优势在于阅读器和收发器之间无线链接:读/写单元不需要与收发器之间可视接触,因此可以完全整合到产品里面。这意味着收发器适合于恶劣环境,收发器对潮湿、肮脏和机械影响不敏感。因此,收发器系统具有非常高读可靠性、快速数据获取,最后一点也是重要一点就是节省劳力和纸张。 基本上,任何对象读取、识别和追踪任务可以受益于经过深思熟虑RFID技术应用,特别是当每个数据都必须被写入到芯片、被授权用户所修改以及防止对可分段内存非授权存取-可能话,甚至可以在非常高速度以及对大量对象进行同时处理。因为成本原因,像超市里出售0.25欧元奶酪罐将长时间继续采用条形码。但是,绝对可以这样设想,在未来3到5年内,当前用条形码场合将为RFID标签开放,例如识别纺织品或包裹这样大物品,还有城市公共交通或无人售货机付费问题。在所有这些应用中,工作在13.56MHzRFID相对于条形码,无论在可靠性、避免污染、可见性、读取速度和空间方向性上都具有优势,更不用说那些因为接触产生问题,理论上(RFID)可以无限次读写。 RFID技术成本与实际应用有关系。根据附加在金属基底上天线大小,在量达到1百万情况下,嵌入RFID成本约50分。在未来2到3年中这将改变:最快到2006年或2007年将可以达到20分价格,大约50%成本为芯片成本,另外一半为天线和基底材料成本。成本当然与天线尺寸和金属薄片或纸质量有关,例如全像纸将必然使RFID标签更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