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频电路中串音最难预测,但可以被控制甚至被消除掉。当信号沿着印刷电路板布线传播时,其电磁波也沿着布线传播,从集成电路芯片一端传到线另一端。在传播过程中,由於电磁感应,电磁波引起了瞬变电压和电流。电磁波包括随时间变化电场和磁场。在印刷电路板中,实际上,电磁场并不限制在各种布线内,有相当一部分电磁场能量存在於布线之外。所以,如果附近有其它线路,当信号沿一根导线传播时,其电场和磁场将会影响到其它线路。根据麦克斯韦尔方程,时变电及磁场会使邻近导产生电压和电流,因此,信号传播过程中伴随电磁场将会使邻近线路产生信号,这样,就导致了串音。 前向串音表现为两种相互关联特性:容性和感性。“侵入”信号前进时,在“受害者”中产生与之同相电压信号,这个信号速度与“侵入”信号相同,但又始终位於“侵入”信号之前。这意味着串音信号不会提前传播,而是和“侵入”信号同速并耦合入更多能量。 在许多设备中,前向串音相当小,而後向串音成了主要问题,尤其对於长条形电路板,因为电容耦合增强了。但是,在没有仿真前提下,实际无法知道感性和容性串音抵消到何种程度。如果你测到了前向串音,你就可以根据其极性判别你走线是容性耦合还是感性耦合。如果串音极性和“侵入”信号相同,容性耦合占主要地位,反之,感性耦合占主要地位。在印刷电路板中,通常是感性耦合更强些。後向串音发生物理理和前向串音相同:“侵入”信号时变电场和磁场引起“受害者”中感性和容性信号。但是这两者之间也有所不同。 你可能不关心驱动芯片和接收芯片串音干扰。然而,你为什麽要关心後向脉冲呢?因为驱动芯片一般是低阻输出,它反射串音信号多於吸收串音信号。当後向串音信号到达“受害者”驱动芯片时,它会反射到接收芯片。因为驱动芯片输出电阻一般低於导线本身,常常引起串音信号反射。与前向串音信号具有感性和容性两种特性不同,後向串音信号只有一个极性,所以後向串音信号就不能自我抵消。後向串音信号及其反射之後串音信号极性和“侵入”信号相同,其幅值是两部分之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