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嵌入式智能手机系统设计 |
|
日期:2009-6-4 9:49:33 |
近年嵌入式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和功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许多以前只能在PC上实现的应用,现在都可以在手持设备上实现。为使智能手机能够为第三方应用软件提供一个更为开放的嵌入式平台,本文提出提出一种以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Motorola的MX1作为微处理器、以Wavecom的Q2403A作为射频模块的智能手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手机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Motorola公司的MX1高性能的32位微处理器、Wavecom公司的Q2403A无线收发模块等实现智能手机的GSM通话、GPRS上网及其它PDA应用等功能。系统采用的MC9328 MX1微处理器是最新推出的Motorola DragonBall系列微处理器。它采用先进节电的ARM920T 核心,速度最高可达200MHz。集成了LCD 控制器、SRAM、USB接口、一个A/D转换器、一个MMC/SD主机端控制器。256-pin的MPPBGA封装。智能手机的其它外围设备还有LCD、Touch panel、Audio CODEC等。 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是智能手机系统实现的难点之一,设计的优劣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等。因为要兼顾到GSM语音控制与其它智能手机应用之间的互相切换及关联关系,智能手机软件系统的设计就变得相对复杂。系统设计将软件分为三层结构。最下面一层为操作系统层,主要实现对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其中包括Bootloader引导程序、LCD等设备的驱动程序。中间层为服务程序层,该层主要包括GUI服务器以及GSM/GPRS控制服务器。智能手机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各项功能应用的实现。对智能手机软件进行分层设计,有利于各个功能有机地协调运转,同时也便于软件的开发与调试。 Linux最初是由Linux Torvalds编写及发布的源代码公开、可免费使用的操作系统。后来,又通过Internet上成百上千的程序员的加入,使Linux成为一个几乎支持所有主流32位CPU的操作系统。其特点主要有:内核高效稳定、公开源代码、可移植性、可裁减、支持多任务等。本设计中采用的Linux内核是在ARM-Linux基础上,编写符合硬件设计的引导程序及电源管理控制程序;并针对本系统的硬件设计,编写了LCD、触摸屏等硬件设备驱动程序。智能手机基于Linux操作系统工作时,首先初始化CPU;然后加载各个设备驱动程序,初始化存储器及外围设备;最后启动各服务程序,进入待机状态。 智能手机系统中的服务程序主要有GUI Server和GSM/GPRS Server,它们是上层应用赖以实现的基础。为使系统能够很好地支持浏览器及MMS等界面复杂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本系统中的GUI Server设计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并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对图形设备接口进行封装。GSM/GPRS Server多工通信服务器软件是电话、短信及数据业务的守护进程,负责响应应用程序转发的用户操作事件及从串口获得的无线通信模块事件,是整个智能手机系统的核心。在这部分的工作中要实现多链路的数据通信、事件优先级判别,并在执行数据通信时,保证电话、短信的接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