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C键盘接口模块的单片机设计 |
|
日期:2009-6-4 9:41:15 |
本设计实现了一个接口模块,它将标准PC键盘发出的位置扫描码,变换为标准的ASCII码和OEM扫描码或Windows虚拟键代码,再以并行或串行方式传送给上位单片机。该模块不但可大大地简化键盘输入电路及程序设计,而且在使用高级语言书写程序时更加方便。该模块可识别标准PC键盘上的所有按键,并能自动考虑SHIFT、NUMLOCK及CAPLOCK键对编码的影响。对于DOS系统中CRTL 按键、ALT 按键等组合键,该模块并未考虑,但相对上位的单片机系统而言,目前所提供的按键数量已足够用了。 接口模块在PC键盘与上位单片机之间起转换作用,它屏蔽了与PC键盘进行数据和命令交互的复杂过程,大大简化了上位单片机系统的输入设计;它实现了类似DOS操作系统中键盘中断服务程序的功能,使设计人员只需关心接收按键的结果,并可使用标准的键盘编码进行编程;它要求上位单片机通过8位并行接口与其相接,对于不能提供并行接口的系统,可使用SPI兼容的同步串行接口与其相接,特别是对于那些希望占用单片机的系统资源少而需要扩展的键数较多、仪器整体需要美观大方的应用场合,其性能价格比更具优势。 键盘与主机通过键盘插头相接,键盘插头有5芯大插头和6芯小插头两种。接口信号有:电源、地、键盘时钟KB_CLK、键盘数据KB_DAT。正常工作时,键盘电路不断地扫描键盘矩阵。若有键按下,则以串行方式发送按键的位置扫描码给主板键盘接口电路。PC键盘与该模块通过专用插座相连,数据KB_DAT接到AT89C2051的P3.0引脚,时钟KB_CLK接到引脚。在PC键盘有键按下时,KB_CLK信号会引起AT89C2051的连续中断,通过定时器T0与外中断的协同工作,可将PC键盘发出的位置扫描码序列接收至缓冲区中。然后,在主程序中将位置扫描码解码、查表换算,再编码成一字节的WINDOWS虚拟键代码或两字节的OEM扫描码与ASCII码,并存入系统中FIFO栈。在上位单片机可以接收新键值时,将FIFO栈中编码数据以并行或串行方式传送给上位单片机。 为了能更清楚地指示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在硬件上加装了电源、正在解码、FIFO栈溢出、码值准备好等指示灯。 由于键盘的按键输入是随机的,为了能实时地响应,在程序中使用定时器T0中断和中断协同工作,将位置扫描码序列恢复至键盘接收缓冲区中。中断服务程序用来将码值的一位移入缓冲区中,T0溢出的中断服务程序主要用来判断一次按键所发出的码是否已全部接收。系统设置T0的定时间隔为5ms,并在系统启动后就开始定时。 主程序主要有四个任务:①将键盘接收缓冲区的位置扫描码通过查表等算法换成统一编码的一个字节Windows虚拟键代码或两个字节的OEM扫描码与ASCII码;②根据系统中CAPS LOCK键、NUM LOCK键及SCROLL LOCK键的状态信息控制键盘上三个指示灯的亮灭;③系统中设立的FIFO栈的维护;④与上位单片机码值传送的握手交互过程。
|
|
|
|
|
|
|